Search


2017.12.20 市場微結構:強勢股做多操作法(殺手級文章)

  • Share this:


2017.12.20 市場微結構:強勢股做多操作法(殺手級文章)

《股票作手回憶錄》這本股市交易巨作當中,提到傑西.李佛摩認為判斷出強勢股與弱勢股至關重要,他說:

1. 股票不會單獨行動,它們是以產業類股的型態集體行動。我不得不慎重強調,證券交易的至高考量就是檢視產業類股。獲致成功的最佳途徑就是針對產業類股做深入研究,區分出強弱類股,只操作那些有希望的類股,出脫那些沒有希望的類股。我避開弱勢類股當中的弱勢個股,而且我偏好強勢類股中的強勢個股。

2. 如果優勢類股中有某一檔個股沒能與其他股票一起上漲,那麼很可能這檔股票有問題了,因此它或許是很好的放空標的。至少,操盤手應該對手上沒有跟上整體類股的弱勢股票保持警覺。

3. 你對股市走勢的研究應聚焦在當時最受矚目的話題上,也就是主流股。行情就在這裡──如果你無法從走勢領先、活躍的重點股上賺到錢,你就無法在股市裡賺到錢。

在台股連賺45年的平民股神蘇松泙,為《Smart智富》月刊唯一兩次成為封面故事主角的散戶高手、《商業周刊》等多家財經雜誌專文報導的股市大贏家,他在《平民股神蘇松泙──不蝕本投資術》系列的3本著作當中,多次的強調強勢股的重要性。通常,一檔股票若能夠創下新高,往往就是在其成長動能最強的一段,也因此往往還有一段可期待的行情、並不會馬上結束;如果是同一個類股或族群一起向上突破而創新高,那麼這一個類股或族群就會是大盤當下的主流股、人氣指標股。

例如2017年前三季的台股,就由蘋果概念股、光學族群擔綱主流,直到8月至9月之間,鴻海、大立光爆量下跌,拖累了整體的電子類股氣勢,大盤的主流才由金融類股以及部分的傳產股接棒演出。因此,你若觀察平民股神蘇松泙或其他幾位高手的選股,是會隨著盤面的主流而更替的,但無論是換到哪一種類股,他們的持股普遍都有兩個共同的特性:成交量還在溫和放大(代表人氣仍在持續升溫,而且尚未爆出巨量)、股價每隔一段時間仍持續向上突破新高。

通常高手會喜歡買進股價在同一族群當中率先創下新高的領漲股,強勢股的買進方式,可以參考《散戶的50道難題》(法意,2017年11月初版)當中的第6道難題「如何挑出『隔天會漲停』的股票呢?」、第10道難題「我已經選好標的了,該如何找到最優的買賣價位呢?」、第17道難題「為什麼我買的『強勢股』不強勢,還經常被套在高點?」

至於強勢股賣出的時機,如果所持有的單一個股出現大量,但是同一族群的其他個股成交量還算溫和在放大過程,則仍可續抱;但若是整體族群的成交量全面爆出大量,那就很可能是此一族群已經過熱的訊號,很可能會在大漲之後出現集體重挫的狀況,只要出現原本領漲的指標股股價被打到跌停板,或者同一族群在同一天內集體出現大量長黑K線,就要毫不猶豫馬上離場。《散戶的50道難題》當中的第39道難題有提到,高手們買進時或許會分批佈局,但是在出場時卻是快、狠、準,一次大砍一半持股、狀況沒好轉就會馬上出清持股。

以上摘自未出版新書《高手的養成2-實戰贏家》第四章「如何研判行情轉折:市場微結構」

喜歡此文章的請留言+1,歡迎分享~ 💕💕💕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合格證券分析師、CFA美國特許金融分析師,長期分析國際金融市場與經濟發展
View all posts